
在民国初年的军事版图上,许崇智(1886-1965)曾是占据核心地位的关键人物。这位出身广州名门的军事将领,既是孙中山最信赖的军事助手,也是建国粤军的缔造者,却最终在权力博弈中黯然离场,成为民国史上“差一步登顶”的悲情角色。
图片
许崇智
许的军事生涯始于清末的留学经历,14岁时随兄赴日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,在异国他乡深受革命思想熏陶,加入同盟会 。1911年福州起义中,25岁的许以起义军前敌总指挥身份,率部攻克福州,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决断力,由此开启革命征程。
“二次革命”中,其拒绝袁世凯拉拢,出任福建讨袁军总司令,失败后流亡日本仍坚守革命立场。1915年回国参与反袁武装斗争,30岁前便凭借鲜有败绩的军事履历,成为孙中山倚重的核心军事力量。孙中山曾评价:“许崇智的英勇使得局面反败为胜,国家百年大计也需要依靠许崇智”,这份信任为其后续执掌粤军埋下伏笔。
图片
孙中山先生
1917年护法运动期间,许随孙中山南下广东,逐步构建起国民党早期的军事根基。1919年援闽粤军扩编后,其出任第二军军长,麾下部队成为孙中山最可靠的武装力量 。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,困守永丰舰的孙中山将其视为唯一希望,而许率部联合王永泉攻占福州,为革命保留了反攻火种 。
1924年建国粤军成立,许出任总司令,次年作为右翼指挥率部在第一次东征中击败陈炯明主力,随后平息滇桂军阀叛乱,直接推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。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,许身兼军事部长与广东省政府主席,地位仅次于汪精卫、廖仲恺,达到权力巅峰。值得一提的是,蒋介石在陈其美被刺身亡后,与张静江交往密切,在张的说合下,张与蒋、许崇智三人焚香换帖,又义结金兰。此后,张、许便以盟兄身份更加有意识对蒋给予各方面关照。提拔蒋任所部任参谋长,甚至宣称“蒋之命令便是我的命令”,国民党一大决议建立黄埔军校时,孙中山曾考虑过许崇智和程潜,后经许推荐,派蒋为军校筹委会委员长,为蒋介石的崛起铺路。
图片
蒋介石
1925年8月廖仲恺遇刺,成为许命运的转折点。由于部分涉案人员为其部下,蒋介石与汪精卫借机联手,以“避嫌”为名施压。蒋介石亲送书信劝其“暂避上海,六个月后共商北伐”,实则派兵包围其官邸,解除卫队武装,将其架空。并深夜派人送了一封亲笔信给许,信中列数了许的若干罪状,信中还威胁许:“今不惟诸军不平,气愤填膺,即兄之所部,亦欲食兄之肉以为快。”亦告诫许:“毅然独断,保全名节,不如暂离粤境,期以3月,师出长江,还归坐镇,恢复令名。”信尾并缀:“如有一毫违心之论,不忠之意,皇天厚土当共亟之。
其实这场权力更迭背后,既有许自身的短板——治军宽纵导致部队军纪松弛,部下走私贩毒引发不满,也源于其在政治博弈中的被动。面对蒋介石的步步紧逼,这位军事将领选择以权换命,主动辞职离粤,从此告别核心权力圈。张发奎曾直言:“他想过得快活,但没人敢说他不忠于国民党”,精准点出其性格与命运的关联。
许被逐上海后,蒋北伐到上海后,想索要那封亲笔信,自己不敢去,就委托张静江去索取,被许拒绝。无奈之下,蒋只好亲自前往,但许谎称遗失,蒋无奈空手而归。
图片
许崇智上海旧居
退出权力中心后,许始终未再涉足核心政治。1937年上海沦陷后,许遭日军俘虏却拒绝出任汪伪要职,保全了民族气节 。抗战胜利后,其曾与居正等人经营商业,却拒绝蒋介石授予的'总统府资政'等虚衔,选择定居香港 。
晚年的许曾尝试组建“第三路线”组织,却因观点陈腐遭张发奎等人排斥,最终在香港低调生活直至1965年病逝。这位昔日粤军统帅,最终成为民国权力游戏的旁观者。
许的一生,是民国军事史的重要缩影。其对孙中山的绝对忠诚,为国民党奠定了早期军事根基,建国粤军的组建更是直接支撑了后续北伐战争的开展。但许治军无方的短板与政治敏锐性的缺失,使其在蒋介石的权谋算计中不堪一击。
正如时人评价,其“离枭雄只差一步”,却因性格中的中庸与时代的裹挟,最终沦为历史的配角。但无论如何,这位始终坚守革命立场与民族气节的军事将领,在民国早年的革命征程中,留下了高光又落寞的印记。
补记:许氏家族,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军事世家,其家族成员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政治、军事、教育领域均有重要影响。其始祖许拜庭(1772–1846)为第一代,系广州富商,许氏家族奠基人,因出资剿灭海盗获清廷封赏,购置高第街“许地”,奠定家族基业 。
许祥光为第二代(1799–1854)为许拜庭长子,道光十二年进士,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,官至广西布政使,创建许氏家庙 。
图片
许氏家庙
第三代 许应鑅、许应骙(许广平祖父)、许应锵皆为祥光子,应鑅官至浙江布政使、护理浙江巡抚。应骙历任闽浙总督、礼部尚书,慈禧太后干儿子,获赐紫禁城骑马特权。应锵拥护戊戌变法的清官,官至道员。许应鲲为许崇智祖父,朝议大夫、福建补用通判,与许应骙为堂兄弟。
图片
鲁迅与夫人许广平
许崇智、许广平、许崇灏(“辛亥双雄”之一,孙中山军事幕僚,历任江苏讨袁军参谋长、考试院秘书长 )、 许崇清(教育家,三任中山大学校长,新中国教育奠基人) 、许卓(崇耆)(许广平堂弟,红军烈士,参与百色起义,任红七军参谋长)等为第五代。
前段时候去世的香港演员许绍雄则为第七代了,系许广平侄孙,太公为许应骙。
图片
许绍雄
欢迎朋友们留言区评论,点赞您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!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水平有限!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!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