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4月,海关总署会同20个部门(单位)联合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,东莞市连续3年入选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重点城市。为贯彻落实专项行动部署要求,东莞市商务局作为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地方政府牵头单位、东莞海关发挥驻莞海关牵头海关作用代表黄埔海关,联合海事、边检、发改、工信、交通、市场监督管理、政数等多部门,聚焦外贸企业核心需求,从强化政策供给、促进物流畅通、优化监管模式、推进互联互通、促进降本增效五个维度,推出23条举措,以政策集成创新为抓手,全力推进外贸稳量提质,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,为企业应对外部市场波动筑牢坚实后盾。
据介绍,自专项行动实施以来,各项举措特别是与东莞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便利化措施已初见成效。
优化通关流程方面,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,在东莞部分片区试运行“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业务场景”,开展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,2025年以来共开展业务场景9408批次,检验时长缩短超九成。黄埔海关所属新沙海关于6月3日在省内率先实施进口机动车“两证合一”试点应用,企业只需一次申请,即可取得“两证合一”证书直接办理公安部门车辆登记手续,黄埔海关关区内首批取得“两证合一”证书高效通关的机动车在麻涌镇顺利进口。
监管创新方面,跨境电商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已在东莞邮办落地实施,将监管单元由传统的“整车”细化为“包裹”,解决企业在配合海关查验时卸货难、找货难、装箱难等问题,通关时间较以往压缩75%,通关环节费用减少30%。在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设立省内首个供港蔬菜监管中心,构建“源头管控+智慧监管+通关提速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,对同车装运的蔬菜和水果实施“一站式”监管。加强与深圳海关沟通,建立口岸与属地跨关区配合机制,通过“拼装运输+集中监管”模式重构供应链,使企业物流车空间利用率提升50%,运输成本降低30%。
畅通物流通道方面,“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”进一步提质拓量,物流速度和集散优势愈发明显,推动“香港服务+湾区制造”深度融合,货物可飞达增至220个国家和地区,为企业节省约30%的通关综合成本。项目正式运行以来截至2025年6月,进出口总货值突破322亿元,运行态势良好。东莞港务集团组合港多式联运、印尼-东莞-湖北海铁联运通道等项目持续发展,支持企业按需选择联运模式。
提升服务效能方面,东莞海事局开设“新三样”服务保障热线、货物申报运输绿色窗口,探索建立“装箱-出运”海事一体化监管模式,推动货物水水中转“一次通办”。东莞“单一窗口”上线AI智能客服系统,实现7×24小时在线秒级响应,实时解答通关、物流、税费等单一窗口高频问题,形成“智能响应高效化、人工服务深度化”的双轨协同机制。
接下来,市商务局、驻莞查验单位等部门将持续协同发力,推动各项便利化措施在东莞落地增效,不断争取将企业需求转化为实际政策支持,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,为促进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。
南方+记者 戴双城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