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满仓操作看似高回报,实则高风险
在A股炒股,很多人都有个共识,其实想赚大钱的心特别强,尤其是新手。于是他们常常选择满仓,一把梭哈,梦想一战成名。然而满仓真能带来收益最大化吗?其实不是,我要说,它反而是风险浓度最高的操作。满仓,是散户最容易掉进的深坑之一,我们得重新思考它的本质。
满仓最大的问题,其实就是风险没了任何分散。只要一场意外,往往本金直接遭受重创。比如一只股票突然业绩暴雷,那你资金损失可能无法挽回。再比如行业风口突变,新政落地,原本强势的股票可能两天就跌掉三成。你若满仓,往往没有任何反应空间。因此,表面上你是奔着“收益极大化”去的,其实你选择了“把全部身家暴露”。对比一下,有经验的投资者一般会留仓位,就是要防止这一点。
我们换个视角,看看国外市场的数据。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发现散户满仓操作导致爆仓的概率,比控制在单只仓位30%以内的人高出4倍。就是因为一旦行情崩溃,你没有“缓冲带”。大资金的游资和专业机构,极少有满仓的。他们做的,就是不断平衡仓位,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很多人觉得,自己买的那只牛股不可能大跌。可实际上,千亿市值的优质股一夜崩盘的事,在A股年年都会发生。比如曾经风头无两的乐视网,巅峰时号称足以千亿,2018年后连年巨亏,股价不到一年缩水八成。如果有满仓踩中乐视,后果不堪设想。不仅全赔,本金还难以再赚回来。就算不至于退市,反弹也需要漫长的等待,更别提其他机会都错失了。
其实不只是股票。房地产投资里也类似,比如不少人07年全仓买房,后来房价一度腰斩,资金被死死套牢,现金流完全被冻结。没留余地导致他们买不起更优质的资产,连阶段资金周转都异常紧张,增值机会也完全错失。
以及,满仓还有隐性的风险,那就是“缺乏灵活性”。你把所有资金梭哈后,其实已经丧失了策略主动权。比如本来市场突然大跌,你没闲置资金加仓,只能眼睁睁看着浮亏干着急。又比如突然有更优的投资标的,结果你却拿不出新的资金布局,只能干瞪眼。哪怕你看准了机会,也束手无策。这种被动,很容易转眼变成焦虑。
有个小故事挺有代表性。去年江西有位投资者,满仓买了某地产股,股价正高点那两个月,他揣着希望天天守盘。突然市场风向一转,公司深陷债务危机,股价暴跌。偏偏那时家里老人急需手术用钱。没有一分钱现金,他只好忍痛卖掉股票凑医疗费,等于在最低点主动认亏。身心双重压力下,他后来再也不敢重回市场。你这种突发状况只要留了一点资金,就不会被逼到绝路。
其实满仓还有一层可怕的——它让人的情绪波动无限放大。你一看到涨,贪婪心理跟着上头,死死不肯走,幻想还能涨更高。跌的时候恐慌感来袭,总怕继续亏,一激动就割肉。结果往往不是亏大了,就是踏空了反弹。很多人前一天大赚,第二天一跌全吐回去,心理失衡反倒更容易犯错。
数据显示,在A股投资失败的人里,有六成是因为仓位过满或者情绪失控。尤其新手,越是赌性重,越容易被套牢。有人连续三年都赚不到钱,几乎清一色是这两种原因。其实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讲,同样的钱,分批投入、预留一定现金流,总体风险反而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。
反过来说,那些活到市场最后的人,无一不是善于掌控仓位,见招拆招。比如芒格,他虽然不炒A股,但也反对孤注一掷。他说过,哪怕你看准了机会,也得调整分散、留有余地。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这是古老又实际的道理。
说到这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值得问自己,为什么会想一把梭哈,为什么非要追最大收益?是不是回报快成了唯一目标?是不是忽视了过程里的风险弹性?市场从来不是只奖励激进者,更青睐能活下来的玩家。会分仓预留,才能抓住机会、应对挫折,甚至从失败里站起来。
下一次你想满仓的时候,不妨多想半分钟。你是真的相信眼前的机会无懈可击,还是只是不甘心错过下一个涨停?你准备好承担所有的下行风险了吗?又有没有为突发状况留一条退路?市场变化莫测,收益和风险从来是硬币的两面,你会怎么选择呢?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