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满载着食品和药品的船只,被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从天而降用武力截停时,这究竟算不算海盗行为?
地中海的夜色本来挺平静的,一支由47艘船组成的船队,正朝着加沙的方向前进。船上不是什么亡命之徒,而是来自44个不同国家的普通人——有老师,有退休的老人,有医生,甚至还有那个全球知名的瑞典环保活动家,格蕾塔·通贝里。他们凑在一起,搞了个叫“全球坚韧船队”的组织,目的也简单,就是想把一些最基本的食物和药品送到被封锁的加沙。
可就在离加沙海岸线不到9英里的地方,一切都变了。通讯信号突然就没了,周围一片死寂。紧接着,庞然大物般的以色列军舰像幽灵一样冒了出来,把这些小船团团围住。还没等志愿者们反应过来,高压水炮就喷了过来,几艘军舰甚至直接就撞上了船体。然后,就是以色列特种兵从直升机上索降登船,用电磁设备干扰了一切,干净利落地控制了所有人。443名志愿者,一个都没跑掉,连同他们的船,全都被扣下了。
这事儿一出,全世界都炸了。反应最爆的,得数南美的哥伦比亚。他们的总统佩特罗,是个出了名的硬汉,连句场面话都懒得说,直接下令:驱逐以色列驻哥伦比亚的全部外交人员!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基本上就等于公开撕破脸,就差直接断交了。这种级别的外交风暴,瞬间就把地中海上的这点事,捅成了全球头条。
民众的火气比政客们还大。从巴黎到柏林,从伦敦到罗马,欧洲好几个大城市都爆发了抗议。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,举着标语,喊着口号,骂以色列搞的是“国家级海盗行径”,声援那些被扣的志愿者。在意大利,工会组织甚至呼吁搞一次全国性的大罢工,就为了支持这支国际救援船队。整个欧洲大陆,感觉都被这事儿给点着了。
最戏剧性的,还得说是意大利和西班牙。这俩国家之前可是拍着胸脯保证过的,说会派军舰给船队护航。结果呢?船队一进入真正危险的海域,说好的护航军舰,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,悄悄地溜了。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,是接到了什么压力,还是单纯觉得惹不起,谁也说不清。但这临阵脱逃的一幕,实在是有点难看,也让船队彻底成了孤军。
要说谁的反应最激烈,那必须是土耳其的总统埃尔多安。他直接把以色列的行动,定性为“海盗式袭击”,这词儿用得一点都不客气。但他光骂还不够,紧接着就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:土耳其已经准备好了45艘船,要组成第二支援助船队,接力出发,继续冲!这架势,明摆着就是要跟以色列硬刚到底。
为什么土耳其的火气这么大?这事儿得往回倒十几年。很多人可能忘了,2010年发生过一次更惨烈的流血事件。当时也是一支国际船队试图突破封锁,旗舰就是土耳其的“蓝色马尔马拉号”。以色列特种部队也是这么从天而降,但在登船时跟船上的活动人士爆发了激烈冲突,最后开枪打死了10个人,其中9个都是土耳其公民。那次事件,直接让土耳其和以色列断交了好几年,成了土耳其人心里一道永远的伤疤。今天发生的事,简直就是把那道血淋淋的伤疤又给揭开了。
当年那事儿闹得太大,联合国还专门搞了个调查,出了个叫“帕尔默报告”的东西。但这报告的结论,说好听点是各打五十大板,说难听点就是和稀泥。报告一方面说,以色列对加沙搞海上封锁,从国际法上讲,算是合法的军事安全措施;但另一方面又说,以色列军队在拦截“蓝色马尔马拉号”的时候,使用了“过度而且不合理”的武力。这不就等于说,你有权拦路,但你不该把人打死吗?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让强权有了更多操作空间。
当然,以色列这边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。他们声称,这些船队里混着一些跟哈马斯有关系的人。但船队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们都气炸了,坚决否认这个指控,说这就是以色列为了让自己的军事行动看起来合法,随便扣的一顶帽子。毕竟,给对手贴上“恐怖分子”的标签,是最好用的借口。
可标签背后的现实呢?联合国的数据冰冷得吓人:在加沙,已经有超过440人因为营养不良活活饿死,有65万人在旷日持久的冲突里丢了性命。从2000年代初开始的海上封锁,就像一条绳索,死死勒住了加沙的脖子,让最基本的物资都很难进去。这才是那些志愿者们,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船开进去的根本原因。
说到底,埃尔多安这么高调地要接力,也不全是出于人道主义。这里面有很深的地缘政治算计。通过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强硬对抗以色列,他能把自己塑造成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守护者。这不仅能帮他在国内拉到大把支持,还能在中东这盘大棋上,跟以色列掰掰手腕,提升土耳其的国际地位。
被扣押的志愿者里,有个叫马尔科姆·达克的人,他托人传出来一句话:“以色列人这么干,只会让我们更坚定地把任务执行下去。”
现在,那443个人被转移到了以色列的军舰上,他们的船也被拖去了阿什杜德港。但故事还没完,土耳其那边,45艘船已经整装待发。
地中海的风暴远未平息,感觉它只是在为下一场更大的风暴屏住呼吸。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