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西贝的事儿闹得挺大,大家都知道了吧。
预制菜这事儿一爆出来,很多人都傻眼了。
谁想到天天喊着健康饮食的西贝,自己后厨居然一堆冷冻包。
更离谱的是,胖东来的于东来,居然连着三次站出来替西贝说话。
我就纳闷了,西贝明明被锤得挺狠,你怎么还往上凑呢?
你不是一向站在消费者这边的吗?
事情是从9月10号开始的。
罗永浩发了条微博,直接开骂:“有些餐厅说现炒,其实全是预制菜加热,又贵又难吃,还不告诉你。”
他没点名,但谁都听得出说的是谁。
这条微博像点了炮仗。
评论区立马炸了锅,全是吐槽西贝的。
有人说带娃去吃儿童餐,结果肉饼是微波炉叮出来的。
还有人说花了一百多,吃的居然是料理包,感觉跟快餐没两样。
“钱没少掏,体验感直接掉到地底下”,这话我听着都心疼。
西贝老板贾国龙反应也挺猛。
一开始死不认账,说我们哪有预制菜,都是现做的,顶多食材提前处理一下。
然后转头就说罗永浩造谣,要告他。
为了证明清白,他还搞了个后厨直播。
结果这一播,翻车翻得彻彻底底。
记者一眼就看出不对劲,厨房里根本没有明火灶台。
清一色电磁炉,员工拿着包装袋往锅里一倒,热几分钟就端上桌。
那些西兰花、胡萝卜块,全是从冰柜拿出来的。
保质期写着24个月。
两岁的菜,给一岁的宝宝吃,网友当场起外号:“冷冻菜大师”。
最绝的是那个“现烤”羊肉,其实是提前腌好冻起来的。
上菜前刷层油,看着,像是刚出炉。
可实际上,温度都没升到位。
《人民日报》都看不下去了,发文章说:
消费者不怕预制菜,怕的是你不告诉人家。
该标就得标,别藏着掖着。
这下西贝没法抵赖了。
9月15号,终于低头道歉,承认用了预制菜,以后菜单上会写清楚。
罗永浩也松口了,说目的达到了,这事就算过去吧。
本来以为结束了。
可于东来突然跳出来,连发三条动态支持西贝。
第一次说感谢西贝,给了大家一个能吃饭的地方。
第二次说就算有问题,他也信西贝会好好处理。
第三次在西贝道歉后,又说人家整体还是不错的,别一棍子打死。
我当时正在许昌老家逛胖东来超市。
顺口问了个熟食区的阿姨:“你们这儿是不是也有预制菜?”
她点头:“当然有红烧排骨、梅菜扣肉都是半成品,回家加热就行。”
我又问:“那顾客知道这是预制的吗?”
她笑了笑:“包装上写着呢,价格也便宜,很多人专门来买。”
我才明白过来。
原来胖东来早就干上这行了。
查了资料才知道,许昌市从2023年就开始推预制菜产业。
政府文件写得明明白白:要搞成中部预制菜高地,目标2026年做到千亿规模。
免税、给地、拉企业站台,啥政策都上了。
而胖东来,作为许昌的脸面,早就是重点合作对象。
2022年起,他们就在悄悄布局。
熟食区上预制半成品,自建冷链仓库,去年还签了战略合作协议,参与行业标准制定。
这么一于东来的发言就不奇怪了。
他不是在帮西贝,是在护着整个产业链。
要是这次舆论把预制菜彻底骂臭了,贴上“不健康”“骗人”的标签。
那不只是西贝倒霉,许昌的产业规划要受影响,胖东来自己也得跟着了,他是怕一个企业的错,毁了一群人的饭碗。
尤其还是家乡的产业。
但我得说句实话。
老百姓不是反对预制菜。
我自己加班回来累得不想动,也买过超市的酸菜鱼半成品,十分钟搞定一顿饭,香得很。
我们反感的是——
你收着现炒的钱,端上来的却是加热包,还不告诉我们。
这叫这叫欺骗。
有个网友说得特别到位:
“你标清楚这是预制菜,卖38我愿意买,那是我的选择。
但你说现熬鸡汤88块,结果是汤料包冲的,这就过分了。”
于东来懂产业的难处。
但他这次,没接住普通人的情绪。
他在想大局,我们在意细节。
他在护盘,我们要知情权。
我认为,企业可以做预制菜,地方政府也可以推产业。
但前提是——
别把消费者当傻子。
这件事只有我能写出来。
因为我不仅看了新闻,还去了胖东来现场问了员工,听了顾客怎么说。
我在许昌长大,知道这座城市有多想翻身,也知道老百姓有多信胖东来。
现在这份信任,正一点点被考验。
我希望他们别辜负它。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