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现在商用车圈最火的“理财产品”,你猜是啥?不是什么新款重卡,也不是某某品牌新能源神车,而是——国四柴油货车!是不是有点意外?这年头,老车不光没被淘汰,反而成了抢手货,价格一路“坐火箭”,某些地方一辆破破烂烂的国四车,收购价直接干到10万,比不少新车的首付都贵。你说魔幻不魔幻?这背后啊,全靠2025年1月起实施的国四货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在“撑腰”。最高14万的补贴,谁看了不心动?于是乎,汽贸公司、二手车商纷纷“支棱起来”,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四车“抢夺战”就这么打响了。
先说说这行情,真是“天塌了”级别的。政策风声一出,河北石家庄元氏那边的二手车商立马行动,囤车计划火速启动。现在你再去市场上转转,想找辆国四车?难!价格直接“上头”,河北这边收一辆都得4万起步,这钱跟报废拿补贴差不多了,等于白捡一辆车。更夸张的是上海,高峰期一辆国四车炒到10万!你说这哪是淘汰旧车,这简直是“出片利器”,拍个照发朋友圈:“看,我这辆老伙计,值一辆Model 3!”走路都得“摇头晃脑”了。
那问题来了,现在全国好多地方都对国四车过户设了门槛,比如河北只能省内流转,山东要求公司上户满一年才能申请补贴,这不就卡死了吗?嘿,你还真小看了这些“老咕噜棒子”玩家的智慧。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人家压根不慌。一些汽贸公司干脆不买车了,直接“收购公司”!你没听错,买个壳公司,把国四车过户进去,立马满足“上户满一年”的条件,完美规避限制。这操作,是不是有点“打脸”那些以为政策能拦住他们的想法?
那么,这些公司抢国四车到底图个啥?难道真是为了帮卡友省钱换新车?别天真了。置换补贴只是“开胃菜”,真正的大头在后头。一部分车确实会用来做置换,帮客户拿补贴,顺便推销自家的新车,销量上去了,皆大欢喜。但这点利润,人家看不上。真正“门道儿”深的操作是:淘汰旧车拿补贴,然后买新能源货车搞租赁!这招可太妙了。现在新能源车势头正猛,但不少物流企业和个体司机嫌贵、怕电池衰减,不敢轻易下手。汽贸公司呢,拿着补贴低价买新车,搞“车电分离”或者“金融租赁”,司机不用掏大钱就能开上新能源车,运营成本还低,谁不乐意?这不就“真香”了嘛。对汽贸公司来说,既能吃补贴,又能做长期租赁生意,稳稳当当收租金,这波操作简直是“顶呱呱”。
不过,别光看贼吃肉,没见贼挨打。这风口上跳舞,跳得好是“上桌第一个动筷”,跳不好可就得“气得蹦起来”了。重利之下,必有风险。现在全国各省市的补贴细则还没完全落地,时间点、审核标准都模糊得很。有些公司现在疯狂囤车,万一最后政策收紧,比如要求上户满两年,或者补贴申请截止日提前,那手里一堆国四车砸手里了,前期投入的钱全打水漂,那可真是“跌冒烟了”。更别说,新能源车租赁这生意,看着美好,但后期维护、电池管理、客户违约,哪一环出问题都够喝一壶的。现在新能源货车价格战打得厉害,三年后这些车残值能剩多少?谁心里也没底。这哪是投资,分明是“赌一把”。
咱们再横向看看,要是你是卡友,面对这波操作,咋选?比如你有个老国四车,是卖给二手车商拿4万现钱,还是等政策落地自己申请补贴?自己申请流程复杂,审核严格,搞不好白忙活;卖给车商省心,但钱少了一大截,心里又不平衡。再比如,你想换新能源车,是直接买断,还是选择租赁?买断前期压力大,但车是自己的;租赁轻松上路,可几年后车归人家,自己啥也没落下。这选择题,够你琢磨一阵子的。
还有那些汽贸公司,你以为他们稳赚不赔?Too young too simple。政策这东西,说变就变。今天鼓励你换车,明天可能就收紧审核。再加上现在新能源赛道挤满了人,竞争激烈,租赁市场饱和了怎么办?车租不出去,贷款还得还,那可真是“天塌了”也扛不住。
所以说,国四货车这波“逆天改命”,表面看是“国民神车”再就业,背后其实是一场高风险的政策套利游戏。对行业来说,加速淘汰老旧柴油车,推动新能源转型,这方向没错,是“良药”。但要是让投机者钻了空子,把惠民政策变成资本游戏,那可就变味了。我们普通卡友,还是得擦亮眼睛,别被“14万补贴”的大饼砸晕了头,老老实实算清账,别让“真香”最后变“劝退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,面对这波国四车“抢购潮”,你会怎么选?是果断出手换新车,还是观望等待?你觉得这些疯狂囤车的汽贸公司,最后能笑到最后吗?这样的“理财神车”,你爱了吗?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最大配资官网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